由于陆易宁开学第一天,在操场点名的时候没有答到,原来的班主任仅仅是以为这个学生没来学校读书。
陆易宁在班上上了半个月的课,直到周玲整理学生的学籍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陆易宁的信息,喊她到办公室。
陆易宁稍加修饰一番,说自己是当初分班时与原班级走散了,又忘了自己原本的班级哪个班。
这个谎言漏洞百出,校门口贴的有分班信息的公布栏现在还在,她但凡想去找原来的班级,现在都能去。
不过周玲就是相信了。
因为陆易宁的小考成绩优秀,而且上了一个星期的课,她发现每次上英语课,陆易宁的表现都很好。
初一新生面对英语这门全新的课程时,刚开始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很难的。而无论是音标还是单词,她简直是一点就通,课上也很积极。
正因如此,周玲在整理学生的学籍信息时,偏偏能记得没有陆易宁的信息。
不过是个学籍信息嘛,去找原来的班主任对调一下不就成了。
至此,陆易宁终于可以心安理得的在七班上课。
初中的课程说不上太难,而且陆易宁早就在小学学过几遍了,还能应付。
陆易宁每天除了花在数学的时间长一点,其余的科目随便学学也不太累。
她现在需要做的也是学习,不过不是学校里的学习,是办公软件的学习。
陆易宁在贴吧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都分别注册了两个账号,一个是绣鹿裁缝店的账号,一个是陆平装修团队的账号。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开始流行了,陆易宁每天在网吧里跟网上的大神学习拍摄手法,用陆平的智能机练习拍vlog。基础的剪辑她会,就是P图不太行。
为此,又专门下载PS学习P图来给裁缝店做广告。
前期压根没粉丝,陆易宁也没想过现在就靠网络来赚钱。
目前的物流产业还未触及乡镇,连县城都没几个快递点。
就算网上有人下单订制做衣服,也没那个条件去搞个物流运输。
前期,陆易宁拍摄的全是刘秀珍教做衣服的v视频,没有写脚本,拿着手机就开拍。学习了更多拍摄手法后,正规一点了,开始写脚本写文案。
手机像素不行,陆宁只能尽量美化。
反正也没粉丝,隔三差五就上传一条视频,全当练手了。
刘秀珍以为她在网吧里看网课学习,她看的确实也是网课。
上学期期末考试,陆易宁的成绩位于全年级二十五名。
她小考的成绩在新生排名里是前三,显然,这个成绩在老师眼里算低的。
郑煦的名次排在全级十三,总分比陆易宁的高了三十多分。
陆易安的成绩处于中下游,别说妹妹考了二十五名,就算是前一百名,她都觉得很了不起了。
学校召开期末总结大会,所有学生吹着寒风,站在操场上。
听完校长讲话,接下来就是给好学生颁发奖状。
每个年级前十名的学生都要上讲台领奖,年级单科第一的学生也要上台。
陆易宁的英语,历史还有生物是年级第一,手里拿着三张奖状站在讲台上拍照。
陆易安在台下看着,站在身后的同学走上前,用下巴抵着她的肩膀问:“七年级得了三门单科第一的那个人是你妹妹吗?”
“对啊。”陆易安从来不会嫉妒妹妹的优秀,她巴不得炫耀呢,“wuli名字,陆易安;wuli二妹,陆二安;wuli三妹,陆三安。”
小孩姐最近在看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专门模仿电视剧里女主说话的语气。
“神经病。”女同学推了陆易安一巴掌,退回原位。
对于二十五名的这个成绩,陆平是满意的。
大女儿五十分的单科成绩看起来太烧心了,陆平拿着陆易宁的成绩单坐在沙发椅上看,心里终于好受了一点。
一共八门课,语数外每科满分一百五,其余科目单科满分一百。陆易宁的英语得了一百四十六,生物和历史各得了九十六分。
这几科的分太拔尖了,别的分就需要往下调一调。
数学九十二,语文一百零三,地理和政治再考个七八十,总分就掉下来了。
陆平感叹道:“好啊,好啊,以后两年稳住这个排名,就能进一中了。”
学校里凡是在全年级排名八十名以内的都有机会进县城一中,五十名以内的更是不用担心。
一旦进了一中,就代表着有拼一本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希望。
但是陆易宁担心了,她才不想进一中。
陆易宁看着电视说:“万一我不想读一中呢?”
“哎哟,我二女儿的志向还远得很。”陆平一拍大腿,“不想读县一中,那就加把劲去读市一中。”
“……”
算了。
还是自己默默努力,尽量前两世读的学校吧。
她想去的高中是去年才开始招生的高中,教育局扶持建立的一所新中学——育才实验高中。
这所学校上一年才开始招生,它的录取分数不高,去读的学生几乎都是分低的,而且第一届学生现在才读高二,还没参加高考,更别提什么名牌大学录取率了。
陆易宁这一世在某些事上是一个懒得改变,懒得适应环境的人。
第一世她的中考成绩并不优秀,满分七百五十分,她考了四百五十多,差了一中的分数线一百分,连县城里录取分最低的老牌高中三中都不能去。
只能跟在陆易安的身后,去了新的高中。
教好学生容易,带差生难。
陆易宁选择去新高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带出去的第一届学生里,中考分数最高的才四百三,最后的高考成绩居然能达到五百八,还是理科生。
不仅如此,它招收进去的学生清一色三百多的中考分数,这种低分学生压根不能进县城里任何一所好一点的高中,大多都只能去读中专。
但是毕业时,这批学生的本科上线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三。中考三百分,高考五百,突破一本线的学生都有好几个。
学校是新学校,老师是新老师,一群刚入社会的新老师碰上一群被抛弃的差生,被丢在一个不被看好的环境中,两个群体相互磨合,一起拼劲儿。
陆易宁第一世高考,理科考了四百四,省内的录取分数线低,她对这个成绩是满意的。第二世,四百九十八,她对这个成绩无感。
这一世,她当然也要去这所学校。毕竟里面的老师大多是正常人,而且很有耐心。
第一世的高中生活于她而言很不错,她才懒得换个学校换个环境,再去适应一批老师的教学方式。
初中分班时之所以乱跑,也是怕碰上三班数学老师那种人。
路上看见屎就别想着正面面对了,绕道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