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许康便带着裴俊与徵羽来到挽袖山山脚。挽袖山位于大庆国的临海之地,整个大庆最大的民间造船厂便倚伏在它的山脚下,船厂内的工匠人数众多,他们手艺高明且兢兢业业,经年不断地为民间商贾提供出海所必须的船舶。踏进造船厂的接待之所润泽堂,一位明眸皓齿、步履轻盈的美人迎上来招呼三人,来者正是造船厂女掌事郑保儿。她一见许康,便知晓他的来意,命人取来船簿为三人介绍,又带他们前往船坞实地观船。最终三人选中一艘上等柚木所造的龙骨海船,此船名唤“景明”,船头尖窄,船尾上翘,甲板宽平,虽没有庞大的身板,但船体结构稳固,远行海上足以抵御风浪。
徵羽见郑保儿向裴俊耐心解释船契上的每一条约定,与船匠一同仔仔细细地检查景明号,又亲自钦点随船的舵工水手,严审他们的航海经历,事无巨细地将一切都打点得妥妥当当,不禁感叹道:“郑姑娘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庆民间第一造船厂掌事,能力之高,着实令在下敬佩。”
郑保儿笑道:“哪里的话,我只是打理这一家造船厂,与许大掌柜经营开荣阁十几家店铺的本事比可差远了。”
徵羽道:“许康做生意都是为自己挣银子,郑掌事为造船厂如此尽心竭力,该是你们厂主的福气。”
“话说,你们厂主是何许人也,今日似乎未能得缘与他见上一面?”裴俊好奇地问。
郑保儿摇起团扇笑言道:“实不相瞒,我们厂主交予我的大小事务皆由书信传递,我来挽袖山这么久也从未见过他。”
“竟有此事?那你可知他姓名?”徵羽追问道。
郑保儿摇摇头,无奈道:“厂主一向以润泽居士自称,未曾与我说过他的真实姓名。”
众人有些惋惜,却也不便多问,想来还得上流光寺的天后庙祈福,便先行告辞了。郑保儿将三人送至门外,待裴俊与徵羽转身上马后,从怀中取出一只符,大大方方地递给许康道:“许公子此番出行,似乎要去比以往都远的地方。景明号是我挽袖山润泽堂最杰出的作品之一,选了这条船,再带上这只平安符,愿许公子此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多谢保儿姑娘,待我归来,再请你去落子楼一叙。”许康接过平安符,轻轻摩搓了一下,纳入怀中。
三人离开挽袖山,前往城郊流光寺的天后殿烧香祈福,求海神娘娘一路护佑。裴俊依着上回渡琼师傅的意思去见了他,渡琼得知他与徵羽果然不日便要出海,便带裴俊进了里屋,将一只绣有梅花的紫色锦囊赠与了他。
“四海茫茫,无奇不有,若遇非常之事,则行非常之法。你将此物贴身携带,它可为你避难挡灾。此物稀有,世间再无第二,不可轻易将它打开,也不可交给他人。”渡琼叮嘱道。
裴俊心中疑惑,再三推辞,却见渡琼十分坚决,只得乖乖收下。道别时,渡琼上前用力握住裴俊的手道:“此番出海,天后娘娘定会保佑公子平安归来,公子保重!”说完,他将裴俊送出屋子,转身去向天后殿,重新跪坐在天后娘娘像前,燃起一支香,继续为裴公子祈福了。
六月十三亥时,大庆国大鸿码头,裴俊、徵羽、许康三人携《巡海宝图》、《海图异志》以及靖海军分支一同登上景明号。万里无星的黑夜,海面上逐渐起了风,随着徵羽一声令下,船舷上的舵工收起缆绳,船锚离开港口,船中的水手拉下绳索,扬起船帆,白色帆面上苍劲有力的“景明”二字映入眼帘,一面面大帆被阵阵海风吹得抖动起来。眼见大鸿码头越缩越小,徵羽握紧珍珠佩刀,心言道:“长宁,老天定会保佑你长命百岁,一世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