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珺秀这几天都是痴痴傻傻的,颇有些当初周立行在昆明未曾清醒的样子,生活还能自理,就是没法跟人正常交流,嘴里一直念叨的就是要去乐西公路找致松。
杨珺杰小小年纪已经要做工养家,玉闺儿太小不能跟着去,老人家年纪大了经不起波折,这下周立行也有些犯了难。
周立行虽然在男女之事上差根筋,但也不至于自己一个人就带杨珺秀上路。
他机缘巧合得到这份临时任务,解决了去乐西公路的交通问题,接下来便是要邀约那么一两个合适的人员同行,最好,能有女同志一起。
当年的滇缅公路运输队,许多队里会配备1-2名女队员,女队员们一般承担的是通译和卫生员的职务,同时也会负责清点货物、登记造册等工作。
他当时的车队,因为沐明实带人加入,女队员的数量是比较高的。
现在新中国刚成立,汽车兵并不多,驾驶员更是紧缺人才,女队员更少。
这留下来的几辆车,没有女性。
杨郡杰也不太放心姐姐单独跟一个男人出去走那么远,他见周立行是认真地思考到底该邀请谁一起上路,脑瓜灵活的他,倒是有了想法。
“我这几天看前姐夫留下的书,乐西公路是从峨眉那边过去的……”
“周大哥,你这趟回来,去找过刘愿,哎,是平还是安来着?就跟你一起去修滇缅公路,双腿被砸断的那个英雄?”
杨郡杰听姐姐转述过周立行的故事,他记得事情,却记不太清名字。
“刘愿平是哥哥,妹妹叫刘愿安。”
周立行想起了故人,刘愿安两口子不知是否还在乐山,当初王喜雀办的纺织厂便是在五通桥,还有花烟馆的那些姐妹们……他来这里这么久了,还未曾去看过。
“他行动不便,应该许久没有出过门了……他的妻子如果愿意一起出门,我想,他应该很想四处看看吧……”
杨郡杰这个想法,有着独属于少年人的异想天开,纯属于灵光一闪之后的胡说八道。
可周立行却听得恍然,当年刘愿平双腿残疾回到四川后,甚至没有来得及去看一眼修好的滇缅公路。
若是真的要走这一趟,那不如,从乐山到西昌,再从西昌到会理,会理到昆明,重走一次滇缅线,再走老路去一趟重庆,再回成都。
打定主意,周立行先去寻刘愿安,毕竟他多年未曾和刘家人联系,也不知道他们近况如何。
有派出所赵大石的帮助,很快便找到了住在五通桥的刘愿安夫妇。
已经三十多岁的刘愿安,晃眼一看,宛如年轻时候的刘五嬢。
她后脑勺上挽着圆圆的发髻,插着峨眉刺当发簪,眉眼已经爬上了皱纹。此时的刘愿安,是国营纺织厂中的车间主任。
刘愿安见到周立行,足足愣了快一分钟,才认出这个多年未见的兄弟。
她呀地叫了一声,快步上前,激动不已:
“立行兄弟,你还活着!太好了!你还活着……”
周立行笑了笑,向刘愿安伸出手,“你好,刘愿安同志。”
他看到刘愿安的胸口,有一个党徽。
刘愿安伸出手,两人握手,她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纺织厂……抗战后差点没保住,让人抢了去,还威胁我们夫妻必须继续管理,我们倒是可以走,可又放不下你送来的那些姐妹们和其他女工,只能一直憋着气跟那些人斗智斗勇……后来解放了,我们两口子干脆做主,把厂子和其他财产都捐献了……”
周立行点头,他经历几番生死,根本不在意这些身外物:
“好的,可以的,喜雀姐如果还在,一定也是同意的。”
刘愿安张了张嘴,神态更加失落,“抱歉,我们连着三年没有见阿涅来领分红,才派人去找……我们去晚了……”
话说到这里,两人都一阵沉默。
刘愿安抹了一下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高昂一点,“你要不要,去见见那些姐妹?”
“不用了,新中国了,让过去的事情都烟消云散吧。她们不看到我更好,不要去想起过去的日子。”
周立行拒绝了刘愿安的提议,只问到:
“莲妹儿还好吗?谷娃子的老婆也是在这边,我都没见过,叫什么名字?孩子们可还好?”
“莲妹儿很好,我和她当了干亲,相互扶持。她很能干,现在是纺织厂的会计呢!”
“谷娃子的老婆叫翠芬,生了个儿子,跟谷娃子一样瘦条条的,又聪明又麻利。前两年解放的时候,翠芬改嫁了,去年又生了个女儿,过得挺好。。”
说到这个,刘愿安的话多了起来。
“莲妹儿她啊,就是死脑筋,一直要等石娃子。我们都说这么多年了,回不来了……可现在看你回来了……”
周立行摇摇头,“石娃子牺牲了,我亲手埋的。”
刘愿安的嘴张着,长长地叹了口气,“……莲妹儿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又是这句话,周立行心中沉郁。
是否每一个等候爱人归来的人,都会有这个执念?
喜雀姐是否也是这般,日日夜夜,忧思成疾?
“我要走乐西公路去送一趟货,然后去走一趟滇缅路。来寻你,本是想问问,你哥哥愿平是否还在峨眉,我想邀请他们夫妇一起去。莲妹儿若是要去,可以跟我们一起。”
周立行不得不在名单里又加上了一个。
刘愿安也是眼神一亮,她拍着手,“这是好事!他一定会想去的!不过嫂子现在是去了人民医院上班,不一定能请假。”
“没关系,我也可以照顾好愿平的。”
*
刘愿安回去告诉了莲妹儿,莲妹儿大哭一场,终于是给石娃子刻了个牌位,然后给纺织厂请了长假,准备去滇缅公路上祭奠亡夫。
于是车队从乐山出发的时候,杨珺秀和莲妹儿坐在道奇T-234后面货箱里。
说来这车也是有缘分,竟是当年国军的车被缴获后分配的,这这批车竟恰好就是当初跑过滇缅运输线的车。
这批车辆,有美国车的左舵,有英国车的右舵,而周立行左舵右舵都能开,还可以让大货车在狭窄的坡道上原地掉头,稍微露那么几手,便让其他驾驶员喝彩。
在听说周立行曾经于滇缅路上顶着轰炸运输物资的事迹后,这些驾驶员们更是服气,甚至有随行的修理工和周立行请教起汽车维修保养的事情来。
迄今为止,中国还不能造自己的汽车,这些缴获的车辆都是宝贝,能遇到周立行这种当初在战火线中运输、维修的老机工,他们自然是不会放过请教的机会的。
车队的人在出发前的竞技完之后,都非常的敬佩周立行,听闻他要带上以前的同伴,都非常支持。
赵大石自然是知道这些,当初政委看周立行就跟看宝贝疙瘩蛋一样,双眼放光。可惜这么优秀的人,唉。
这剩下的五辆车,组成了一个小车队,从乐山出发,到达峨眉。
周立行顺道去找了刘愿平,刘愿平自然是不愿意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刘五嬢已经老了,她听闻周立行来了,杵着拐杖也要出来见她。
“立行!立行啊……太好了……”
刘五嬢欣喜交加,“哎,我都给你烧了好几年的纸钱了……”
周立行无言以对,看着满头白发的刘五嬢,只能开玩笑滴回答:“那……应该黑老鸹替我收了吧……也不知道他是存着,还是拿去喝酒了……”
说到黑老鸹,刘五嬢的拐杖在地上戳得呯呯响,“别说他了,老东西一个,坟都被日本人给炸平了,我还以为他没保佑你呢,每年烧纸的时候都骂他来着……”
周立行笑了,上前抱了一下刘五嬢,“我会记得祭奠他的,你放心。”
刘五嬢回抱住周立行,时光荏苒,当初从峨眉山上下来的十五岁小和尚,已经走过了半生沧桑。
“你能来看我们,我们已经很高兴了,愿平还能去走一走,那更是再好不过……”
刘五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只能拍着周立行的肩膀,这才看到周立行身后还跟着两个女人。
刘五嬢是认识莲妹儿的,杨珺秀她没见过。
周立行见刘五嬢的视线往后看,他回头看了下,再转头跟刘五嬢解释,“起初我是接了这位杨珺秀夫人的委托,待她去乐西公路寻一下她丈夫牺牲的地方。”
“后又机缘巧合遇到这份工作,便想着再去走一走当年的路。”
刘五嬢点点头,“去走一走也好,彻底放下过去,日子还得过,我们得向前看。”
刘愿平等母亲跟周立行激动完,才插进来话,“玉翠在医院上班,这段时间忙的都没有回家,她那边一时半会儿走不了,但肯定也不能让你们等,你们车队还有任务呢。”
“就我去,行吗?我顺便也去祭拜下堂兄林玉道,他是乘飞机坠毁在驼峰航线上了……也是只立了衣冠冢。”
周立行点头,“行,那你简单收拾些东西,我们只等一个小时。”
莲妹儿和杨珺秀两人一起,倒是分外的合适。
这两人都丧夫,都有一个女儿,聊起天来颇有共同话题,莲妹儿在工厂工作,颇有一把子力气,能直接把杨珺秀抱上汽车。
从乐山开到峨眉这一路,杨珺秀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许多,她反应还是迟缓,却能跟莲妹儿慢慢地聊上天了。
很快,刘五嬢给刘愿平收拾好了行李,周立行干脆让刘愿平坐副驾座,他原本副驾座上的同志则是去了其他车上。
周立行看自己这一车人,莫名地也笑了出来。
自己是个病的,杨珺秀也是个病的,刘愿平是个残的,只有莲妹儿一个正常人。
“莲妹儿,要辛苦你一路了。”周立行扶着杨珺秀上了车厢,“你们都往里面坐点,不要光顾着看风景,这山路颠簸,可别摔下去了。”
“周大哥,你放心,我会把珺秀妹妹照顾好的。”
莲妹儿回答道。
*
乐西公路跨过流经周立行家乡的青衣江,经过风光秀丽的峨眉,过了龙池,再循这奔腾的大渡河,进入居住着许多彝族人的峨边金口河,然后绕越海拔两千多米的蓑衣岭。
这一路上山色葱郁,空气清冷,山崖石壁敲出来的道路狭窄,一边靠山,一边便是悬崖峭壁,急弯处通行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
周立行开着这段路,神色颇有些怀念。
一路上的车辆开的比较缓慢,他们有的汽车烧的煤炭木柴,运力不如汽油车好,为了保持车队步调统一,周立行的车速开的也比较慢。
车队行进到蓑衣岭时,前方的山体落石挡住了道路。
这年头道路上的车辆很少,这一段路上更是鲜有行人。
第一辆车发现落石后,迅速按了几下短促的喇叭,提醒后车。
周立行是走在最后一辆的,他正在一段上坡路,听到喇叭声,立即向后倒了一段,讲车辆停到靠近山体的一侧。
周立行下车之后,先把行动不便的刘愿平抱到后面车厢里,放到轮椅上,然后叮嘱莲妹儿。
“前面路上有些状况,我去看看,你照顾他们两人。”
莲妹儿点头,“周大哥,你放心去。”
前面车队已经有好些人下去围着查看,毕竟西南山路易垮塌,他们也是具备一定经验的,车上是准备了工具。
“碎石太大太多,我们这几个人不知道要疏通多久。”
为首的队长大概看了看,拿跟货车一样大的山石就有好几块。
“万幸这不是在我们经过的时候落下。”
“就是!”
“现在该怎么办?”
“得派人去找支援……”
“我们先尝试疏通一部分!”
“今夜肯定得在这里过了……”
周立行过去向队长建议,“这山高,附近没有什么村寨,山腰下才有彝人们居住。现在已经快傍晚了,贸然前去,容易造成误会。不如我们就地歇息一晚上,明日再派人去找当地的人民政府。”
队长觉得周立行说得有道理,点头道,“你经验丰富,麻烦在这周围替大家找个安全的地方,我们带的东西还算齐全,可以歇一歇。”
说完,队长安排一部分人先往山崖下清理部分碎石,另一部分人清点晚上歇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