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九斤文学 > 奇门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鬼镇,就可取水道直下江南。到了渡口,已经有迎接钦差的驿站人马守候,赵凝便以官家身份上了官船。风百通不喜束缚,邀赵寒租坐散船,赵寒亦想让赵凝独处调息,则同他租了一艘小舟过江。

这一日,天晴气朗,江面风平浪静,赵寒立在桥头颔首眺望,江风拂过,衣袂飘飘,甚是舒爽。这条运河是隋朝二世所开,当日为的是方便朝贡,却极大地连带起了江南和北方,王朝虽灭,倒留下这等伟业于后世。

赵寒一直生活在谷中,不识水性,这是第一次见到这宽阔浩瀚的大江,虽是初次坐船,却不觉得半点晕眩,心中反是开阔明朗。

风百通拿着两只烤鱼,将其中一只递与赵寒道,“你尝尝看,船家手艺不同一般,味道极好。”

赵寒伸手接过,“船上还能烤鱼,真是奇怪。”咬了一口,味道果然很好。

船家一旁边摆动船桨边说道:“常年在这江上摆渡,难得有鲜饭吃。这鱼倒是现成,做的次数多了,手艺越发精长,坐我船的人都吃几条,夸奖一番呢。”

二人不由感叹,“租坐老人家的船都有福了。”

远见一艘大船驶过,渐渐看清,只见封面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龙”。赵寒问道:“那也是官船吗?好大的气派,还挂了个‘龙’字呢?’

船工呵呵道:“公子定是外地人了,看不出这是洪沙帮的船只。”

“洪沙帮?”中原的江湖门派果然庞杂,“这个帮派在江湖上很有名吗?”

船公摇头:“二位公子真是远客了,在这江宁界面,何人不知洪沙帮,何人不晓龙帮主的名号。船家一时兴起,便详细说起。这洪沙帮不是一般的江湖门派,而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帮派,在水陆两地,都有不少生意,帮内十分富裕,名声在江宁倒也不坏,甚至不少人还受过洪沙帮的好处。帮主龙震,是位豪爽义气,义薄云天之人,曾在淳化年间荒灾时,放粮赈灾,还曾兴修水坝,为农家加强灌溉之利。说道此间,船夫却唉叹一声,又言,“龙帮主是好,这些年间,做了不少为民的实事,只是这几年求佛问道,不再打理帮中事务,这几年声势已被北海堂赶上来啦。”

风百通留心细听,他这些年一直在京城周边活动,江宁城的消息已不灵通,“不知这北海堂又是什么来头?”

船公摆手,“北海堂是近几年新起的一方势力,吞并了洪沙帮不少产业,堂主号称霍三爷,此人仰仗堂里的一帮打手,那些个横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事就甭说了。看您二位是远客,老朽提个醒,在江宁的地方,万莫要得罪了这位祖宗,免得惹了事没处说理空遭趟罪。”

“北海堂不过是地方的乡绅,便是有些财力,如何能够左右江宁,难道江宁的官府如此的不得力?”

船家嘿嘿笑道,“客官真真是不出家门的贵家子弟,哪里不是利字当头,官商一家,况是北海堂盘踞多年,朝中合着也有人,江宁知州怕是也忌惮吧。”

船家是六十多的老公,摇船缓慢,大约比那官船慢了一日才到渡口。二人弃舟登岸,来到这江南第一富庶之乡,南国气候温润,适逢春末夏至之际,更显得繁华似锦。

两人刚进城,便有官差迎了上来道:“两位公子慢走,赵大人已经为两位定好客栈,请两位随时歇息。”说完递上客栈帖子,上面写着聚仙馆。

“赵大人已经住到了馆中?”

“世子的官船到的早,他和赵大人住在知府别苑,这家客栈是官驿,是大人专门给两位准备的。”差使答复道,“这里也给大人留了房间。”

他哼了声,风百通倒极是满意,聚仙馆是一家官家客店,内备俱全,房间布置亦很讲究。

安顿之后,风百通颇有兴致,拉着他在城集闹市闲逛起来,“我们到了江宁,沈姑娘必是要邀请,我不能空手。”原来他是想给自己最近中意的女子买个礼物。

江宁和东京不同。比如东京,城中高门林立,虽也繁华,毕竟是天子脚下,多了政治的氛围,少了几分农商情怀,而江宁则完全是是商贸之都,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成为长江与运河的交汇之处,便日渐繁华,在唐时,便已冠绝南北了,唐朝中后,更有‘天下之盛,江为首’的说法。可惜唐末,群雄并起,连年征战,遭受重创,往日风光不在,直到宋朝建立,中原局势稳定之后才又渐渐恢复起来。

街道上琳琅满面,摆满了各样物品,风百通看了直摇头,“沈姑娘是大家闺秀,必然精通琴棋书画,这些饰品太过俗气,须选些别致的才好。”

街面中央,赫然一家立着一家玉铺,上面写着“龙家玉记”四个字。

赵寒驻足,那位无境法师需在玉记约访,这家看起来楼宇飞檐,精雕玉琢,不知能否见到此人。

风百通知他所想,掏出那枚面牌道,“咱们且进去一看。”

玉坊高雅持重,所陈玉品光泽圆润,品质不凡。掌柜是一清秀书生,他接过面牌,脸色微变道:“法师是我们家主的朋友,近日刚好离开江宁,二位若想见他,恐怕要等些时日。”

赵寒不免失望,又问道:“不知贵坊家主是何人?”

“客官当真是外乡人了,这玉坊是龙家少爷所开,家主自然就是龙帮主了。家主交友广阔,也愿意为朋友多引荐贵客,就留了法师的面牌。二位可留个住址,待法师回归之后,再请二位……”书生掌柜正说着。

“这个琴穗多少钱?”风百通插话道,原来他想到沈姑娘温柔娴静,必是喜欢玉的,一进到玉铺就开始挑选。他看到一个玉穗,做工十分精致,便向掌柜问价。

“客官真是好眼力呢,这是上等的和田玉,天工坊打磨,穗是针织纺编制,这件手工作品,刚刚才放到这里,也不贵,要五十贯。”

“五十贯?”风百通惊到,“就这东西还五十贯?”

掌柜倒也不恼,“客官您想,这是龙家龙少爷的店,龙少爷那可是品玉的一把好手,他经手的东西能差吗?再说您买来也是送姑娘的吧,不能心疼钱。”

风百通咬了咬牙,掏钱付给掌柜,这琴穗确实还不错,玉质洁白,温润细腻,“追女孩子就是费心,特别是沈盈这样的,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若这礼物能送到她心上,讨她欢心一刻也值了。”

赵寒被他说得也动了心,看到了一处摆放了一支玉簪,想到她在谷中曾折断一支,便拿起来细瞅,发现古朴玲珑,很是别致,当下便跟店家买来。“公子是买给你娘子的吧,”掌柜笑着包好,“公子如此俊朗,想来娘子也是神仙人物,和这簪子很配呢。”

赵寒面上一红,也不作解释,只加些钱银付给书生。

果然过了一日,收到沈家的邀请,落款正是沈盈。

赵寒和风百通跟随沈家家仆来到闹市的一处宅子前,朱漆大门五尺有余,两侧石狮傲然挺立,门庭之上则悬挂一牌匾,上书“沈府”二字,一看就是豪门大府。

“赵公子,风大侠快请进,”沈盈出门迎接到,“家父卧病在床,不能亲自迎接,还请两位见谅。”

“沈姑娘客气。”风百通歉意道,“在下鬼镇未能保护好姑娘,实在失职。”他掏出备好的礼物,“昨日闹市看到一琴穗,与姑娘甚为相配。”

沈盈莫名一笑,却未接受,只转头问赵寒道:“赵公子,”

赵寒抬头看她,有一刹那的恍惚,他和沈盈虽接触不深,但数日同行也算相熟,此时却有种怪异的陌生感,

鬼镇中可有印象深刻的人物?

他道:“那里是一处邪教,幸好姑娘平安无事。”

沈盈似乎有些失望,引着他二人一同来到府中正堂。

沈自舟坐在正堂内,面容颓败,见到赵寒和风百通,面上才有些起色,缓缓道:“京城的事,已听小女说明,多谢几位相助。"一边说着又一边咳嗽,“圣上圣明,派世子和监查大人来江都。不知世子和大人何日到达?”

“世子已经到了江宁城,您老人家就放心吧。”风百通说道。

“那就好。”沈自舟闭目养神不再发言。

“爹爹,这位赵公子和风大侠与世子相熟,武功又好,他们也可以帮助寻找哥哥。”沈盈叹口气道:“单指着官家,不知道又拖到什么时候,哥哥还能不能找到。”

提起自己的儿子,沈自舟连咳数声,一时气涌,竟说不上话来。“快叫大夫。”沈盈忙道,让侍女扶沈自舟到里间休息。

“两位公子,家父因我哥哥的失踪,已成郁结,言谈有些不太清醒,还请两位大人不要见怪。”

“不要紧。”风百通连忙答到,“沈公子失踪前可曾有过不寻常之事?” 他希望能帮助沈盈找到沈阔,这样沈盈必然万分感激,说不定关系还能再进一步。

“细细想来,也想不到有何不妥帖之处。哥哥为人低调,平日里只喜欢专研些兵器冶炼之术,甚少与人结交。若说不寻常,只是哥哥喜欢上了一个青楼女子,非要娶她为妻,家里便十分的不安宁。我父亲生性严谨,并不同意,他们父子二人大吵一架,自此之后,我哥哥就失踪了。父亲面上不说,心里也在后悔,觉得是他把哥哥给害了,因此忧思成疾,一病不起。”

“青楼女子?”风百通对这风月之事颇感兴趣。

“是的。”沈盈点头, “据说此女姿容绝色,江都城中众人追逐。”

言谈间到了饭点,“两位若不嫌弃就留在府中吧。”她看着赵寒说道,“府中宽大,也好照顾两位起居。”

“我们已经定下客馆,不劳姑娘费心了。”赵寒忙拒绝道。

离开沈府,风百通有些郁闷,沈盈似乎变了一个人,相比从前对他冷淡不少,准备好的礼物也没能送出去。不过他很快又有了新的兴趣,他倒想看看这位迷倒沈阔的女子是何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