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九斤文学 > 谁家发小给加作业啊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嘉安听到窗外的吵闹声,这明显不是学生打闹玩耍的声音,而是成年人大吼大叫的声音,可能是某位同学的家长。

这种认知让他非常不舒服,但是随着叶老师走出教室,门外的声音忽然轻下去,那疑似家长的人应该是见着叶老师安静了下来,然后又被带进了办公室。

作为消息闭塞,堪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标杆,宁嘉安对于外头发生的事情一头雾水,也并没有多大的好奇,只是把笔记合上,起身出去给水杯接水。

路过办公室的时候,门刚好被人从里面合上了。

宁嘉安狐疑地看了一眼,不过也没有推门进去一探究竟,毕竟在他看来还是坐回位置把下节课的资料拿出来更加重要。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像宁嘉安这样对于这种事情漠不关心,虽然大家并没有胆子直接闯入办公室,但是热爱八卦的同学们总能集思广益,汇集各方消息,在课上用小纸条聊得风生水起。

宁嘉安只是中间一个默默帮传纸条的人,他并没有看纸条,反而是他后头的梁晓康,大概还往上面写了什么信息。

不知道是因为老师一直在写板书,还是他们传纸条的技术过分高超,这么几张纸条竟然都传到了这节课结束。

传纸条的始作俑者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信息概括:班上有两位同学没上这节课;家长来的时候似乎喊了其中一个同学的名字,疑似这位同学的家长;最近学校查“男女非正当接触”很严格。

总之,应该是这两位同学谈恋爱被叫家长了。

宁嘉安大为震撼,对于同学们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感到无比的敬佩。同时,他不禁开始思考他们有没有好好听刚才那节课。

“所以你往上面纸条上写了什么?”宁嘉安扭头去问梁晓康。

“他俩总是一起在走廊散步。”梁晓康如实回答。

“诶?”宁嘉安疑惑,明明他每天也经过走廊,怎么从来没有遇见过?

梁晓康像是看出来他在想什么,笑着说:“没看见也很正常,就算看见了,你可能也没觉得他们俩走在一块儿吧。”

“我怎么觉得你这话里带着一丝丝嘲讽?”宁嘉安用手比了很小很小的一条缝以示程度。

“我有吗?我没有,我是在夸你正直。”梁晓康很夸张地挑了一下眉毛,可惜动作幅度过大,反而有点滑稽。

宁嘉安看了有些无语:“你就是在嘲笑我。”

“我没有。”

“你就有。”

两个人小学生一般互相来往了几句,这对话就以梁晓康笑得说不出囫囵话来为结束。

一个同学冲进教室:“报——办公室里吵起来了!”

这同学手上挥舞着自己的英语笔记本,一看就是准备去办公室问上个课间没问成的问题,当然也不排斥拿问题当幌子去刺探情报的可能。可惜这位同学一推门就被里头忽然爆发的争吵声吓得一跳,“哐当”把门拍上了,那门缝的存续时间都没够他看清里头的人影。

所以这位同学问题没问成,只能带着一手消息回教室通风报信。

几个同学闻风而动,从座位上跳起来,跑出了教室,贴在办公室门口听墙角去了。

宁嘉安对梁晓康说:“你不去吗?”

梁晓康艰难道:“其实我没有那么八卦的,真的。”

或者说他八卦得并不明目张胆,一般都是暗戳戳的。

几个同学围在门口,把耳朵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怎么看都很滑稽,所以另一位同学的家长到门口的时候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

“同学……你们好,请问高二(1)班的叶老师是在这个办公室吗?”这位家长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很礼貌地问道。

几个同学一下子立正站好,纷纷表示是的,没错,就是这里,然后站在一旁看着这位家长敲了敲门,开门走了进去。

里面的争吵声忽然停下来了。这几个学生冒死探头一看,发现里面果然是那两名没在教室的同学,加上刚刚进去的那位,正好两个学生两个家长,还有他们的叶老师。

他们把头收回来,唰得关上门,再贴上耳朵,就听不到什么声音了——争吵的音量足够传出来,但是正常讲话的声音被这扇门挡严实了。

于是他们回到了教室。

下节课,两位同学依然没有回来,从办公室里出来的老师一进教室,就看到大家不同于往日的眼神。

那眼神里闪烁着平时没有的热情,吓得老师差点要倒退几步重新开门进来,确认这个班级的打开方式是不是出了问题。

好在看过多年大风大浪的老师稳住了心态,顶着压力站上了讲台。讲了十分钟的课,他忽然反应过来,这群小兔崽子不会是在好奇办公室里头那俩同学的情况吧?

这节课下课以后,办公室的门已经正常打开了,只是那两位同学和那两位家长都已经离开。

第二天其中一个同学先回来了,把大家一直拼拼凑凑的八卦补全了。

其实事情很简单,无非就是谈恋爱拉小手被老师抓到,喊家长过来。结果一边的家长过来就骂另一位同学,这位同学也不甘示弱,句句有回应。然后这位同学的家长过来之后,吵架倒是不吵了,只是这位家长句句都是软刀子,把另一个同学的家长怼得抬不起头,后面叶老师调解了一下,让两位家长把孩子先领回去。

听到这件事情,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和这位同学关系比较好的几个都开始安慰,说什么“这个人不值得”之类的,似乎已经明了两人经此一役必定分手;普通八卦的同学听完有些感慨,表示这位同学吵起架来确实有着高超的水平,没想到家长还更胜一筹,看来是家学渊博;宁嘉安从“我们班竟然有同学在恋爱”到“我们班竟然有同学已经走完恋爱到分手的流程了”,短短一天内对于班级的认知刷新数次,不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这个班级里待了两年多。

梁晓康在后头一边笑一边写题,似乎对于这件事情并不惊讶,只是被宁嘉安独一份的超长反射弧戳到了笑点。

“元芳,你怎么看?”宁嘉安觉得还是不能自己一个人一直茫然,有问题就得主动问,这事儿他觉得自己还真的很难想明白。

“元芳不知道怎么看,只是默默地刷题。”梁晓康装傻。

“你肯定知道,你看起来一点也不惊讶。”宁嘉安干脆利落地戳穿,回过头来又觉得奇怪,自己明明也说不上多么迟钝,为什么对于班上的暗潮汹涌一点知觉都没有。

梁晓康凑过去小声说:“迟点说,这会儿几分钟够讲个什么,吃饭的时候我给你讲。”

宁嘉安觉得在理,转身回去了。

去吃饭的时候梁晓康把自己的想法讲了讲。

“其实感觉他俩在谈恋爱就是因为我有好几次看到他们俩在走廊走在一起,虽然没有什么亲密的举动,但是看着挺明显的,就是那种‘别人没法走到他们两个中间去’的那种氛围感,你懂吧?”梁晓康一边说一边走,手上还比划着。

宁嘉安摇了摇头:“不懂,我可能会觉得他们两个刚好并排走着,再说了,为什么要一起在走廊散步呢?”

梁晓康:“可能是因为在走廊比较方便?课间十分钟跑外头去散步估计只够走个来回吧,而且万一被老师看到了不就一下子披露了吗?”

宁嘉安:“你说得好有道理啊……但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你知道得这么清楚?你不会背着我谈上恋爱了吧?”

梁晓康十分无语:“……你看我像有这个时间吗?话题都被你绕走了,我们刚刚说到哪儿了来着?”

宁嘉安:“说他们在走廊一起走。”

梁晓康:“哦对,这个是第一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俩很可能在谈恋爱。第二点是他们各自的性格,其实反差挺大的,一个说话很有条理,另一个话很少,其实对比很鲜明,从中可以推测他们各自的家长可能是怎么样的性格。话少的人家长可能偏强势,听到这种事情过来和另一个同学吵起来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而这个同学的家长很可能就是能说会道的,来了之后把争吵终止了也很合理。”

宁嘉安:“有道理,难怪你和晓安姐都这么好,原来是叔叔阿姨养得好。”

梁晓康:“虽然你是在夸我但是话题又扯远了!第三点是一些普遍的认识吧,校园恋爱挺难走到最后的,大部分都是分手的,虽然我不觉得这个年龄的恋爱应该被称作‘早恋’,但是我们这个年龄确实还在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而且因为学业的原因,我们的盲区还是相当多的,可能反应、理解能力都不错,但是视角和阅历都有限,所以可能此刻心动的那个ta并不是能相伴一生的人。”

宁嘉安:“你懂得这么多啊。”

梁晓康一脸往事不堪回首:“我姐当年高中的时候除了学习还全程关注了班上大大小小的八卦,她又不敢直接和爸妈聊,就拉着我讲,我那时候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宁嘉安:“原来这也是家学吗?”

梁晓康:“他们分手也挺正常的,你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两个做朋友做得好好的,然后我爸妈忽然当着我的面指着你骂,骂得还很难听,我却一句话都不说,你会不会对我很失望,以至于不想和我再做朋友呢?”

宁嘉安:“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你这个举例也太不拘小节了吧?叔叔阿姨这么好的人,怎么到你嘴里成反派NPC了啊!”

梁晓康笑起来:“哎只是举个例子啦,不说这个了,吃饭!”

说话间,他们也到了食堂门口,随便选了个窗口排队打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