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九斤文学 > 永夜中的指南针 > 第27章 白崖

第27章 白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觉得,我好像,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了。”

山风刚刚停息,从头顶层叠叶片缝隙中透下的自然光仍在持续晃动,零碎金斑划过潮湿土壤以及分布毫无章法的淡黄色雏菊,与到访者一路相伴。等到终于穿过树林,视野豁然开朗,耳边浮现的不仅仅是海浪与草地沙沙声,还有一句话只能分成三段输出的疲累感叹。

这十六个字太容易被人误解,几乎立刻得到回应。

“宋先生,我们的人生还长着呢!”

无从考证,但徒步线路确实还非常、非常漫长。

靠外侧的柳烬停驻在原地,向后伸出左手,并为自己脱口而出的真心话进行含糊其辞的补充:“我的意思是旅程还没过半,尽头还远。记得吗,今早播客里提到那个皮格马利翁效应讲的就是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我们带着期待才不会浪费美景。何况书里还写过旅行是一种能够将生命延长的方式,说不定最后会发现人生就像无限不循环的圆周率,没有终点。”

方才在旅伴熟睡的时间里,他可是为了提升中文思辨能力阅读了不少有的没的,活学活用,糅成一套外国人和中国人都听不懂的理论。

宋不周:“……”

这都哪跟哪。

喝口水的功夫,眼前这位专家已经唠叨出一整条银河的广度。

倘若留出充足时长,他可能当场完成一篇语序不通却又高深莫测的学术论文,还是跑题的那种。单纯因体力不支随意抱怨两句的人这下彻底无力,虽然补充水分后脸色好看多了,可脆弱的心脏还在加速狂跳,牵动太阳穴和抽筋的小腿。

宋不周凝神片刻,叉着腰等人侃侃完,才边皱眉,边笑着拉回正题:“看来我有必要再次重申,无论是哪里的尽头——”

“再爬山,就取消你向导身份。”

贬为普通游客,普通旅伴,剥夺行程决策权,未来也不许偷偷准备任何“惊喜”。

这恐怕是他现阶段能说出来的最狠的话。

全世界也只有某人真的会被这虚张声势威胁到。

“等等,再给我个机会,好吗。”

柳烬双手合十,狭长狐狸眼也能变得楚楚可怜。但因他挺阔的身型以及在外长期游刃有余的风格,哪怕做出乞求手势,眉宇间仍然流露不会被拒绝的自信。

额头薄汗落下,宋不周轻轻叹了口气,顺着风向将目光停在高处,似乎在思考该选择抚平卷曲乱翘的金色发梢还是揪耳朵警告。

最终意料之中败给美人计,懒洋洋地抬起胳膊:“给你。”

下一秒两手交叠,柳烬接过水瓶。

他抿了一口温白开,面不改色回忆电影课上的文档,指着远处海面继续讲解:“《敦刻尔克》里有句著名台词——看到了白崖,便看到了家。”

“这里是英国非常重要的标志,也是我们前天看的电影《赎罪》里罗比和塞西莉亚梦想中的安家之地。”

而所谓的“家”的概念,主要是因为从欧洲大陆踏上归途的英国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座英格兰“南大门”,渐渐的,赋予了它诸多超乎本身的含义。但无论来自哪个国度,人们总会被一些能寄托情怀的事物吸引,这就导致越来越多艺术电影和MV在此取景,白崖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于景点来说属于良性循环。

刨除非本地人无法理解的情怀,这段介绍里仍然存在一个有趣的关键词。

宋不周上身倾斜,指背在下巴摩挲,以一种非常放松的姿势靠在旁边木桩上问。

“所以你来过这里?”

“没有。”柳烬随性地耸了耸肩。

也不算意外的回答。

他虽然有英国血统,却对这个国家不带半点乡愁,和其他受到异地风土人情或独特建筑风格吸引的游客大差不差。后来是利维犯侦探病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位朋友开始顺藤摸瓜最终打探到薇奥拉那段时间总去白崖。

说她次次一坐一下午,没有朋友,只远远跟着随行保镖。

而柳烬听过之后表面不甚在意,背地里还是默默搜索了相关资料。

没有其他意思,他单纯好奇,好奇自己那位生物学上的母亲为什么对这个景点格外偏爱。但又说不清是害怕命运般的偶遇还是害怕独自身临其境加重病情,总之,采取的了解方式仅限互联网。

——海风低语,让人或求死,或向生。

听上去有些危险。

柳烬揉着太阳穴,眉头紧蹙,把iPad屏幕新闻截图转到正对着的心理师面前。

后者在咨询室以外的空间里明显更放松些,完全没有假期被约出来的负面情绪,非常自得地放下花边咖啡杯,在香气氤氲中根据前情提要思考从哪个角度入手帮人消解焦虑。

没想到,下一秒听到的问题核心与那位女士毫无关系。

眼前少年的关注点只是带心上人去白崖这个计划的风险会不会太大。

据她所知,那位素未谋面却一直存在的隐形患者前天因为塞佛岛上的山崖出现了严重的创伤后遗症反应。心理师脸色微凝,手底下重复滑动屏幕,评估“黑崖”与白崖的属性区别,与此同时,柳烬也由刺激到脱敏可能等方面深思熟虑。他是从诡谲多变的圈子里脱胎换骨出来的,过去也经常权衡利弊,当下却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心理状态,只执着地认为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实现宋不周的“噩梦翻篇”。

有可能,那便是有价值。

最终卡在离岛日之前,忙碌于处理熙壤与《First Love》影片问题的明星收到心理师的可行性分析,这才将其真正加入计划行程中,作为英国最后的疯狂。

不过这些背景故事宋不周想不到,或者是抽不出精力细想。他再度被向上攀爬的缺氧覆盖,急需助力,连牵手都变得不再扭捏。

“你的体力真是个谜。”他这话说得咬牙切齿,与每次在床上时的态度神似。

“谢谢夸奖,除了工作和见你,我其余时间住在健身房,”柳烬笑了笑,突然心血来潮提出一个危险但友好的建议,“要不要我来当宋先生的健身教练。”

“……婉拒。”

剩下的半条命也是命。

宋不周说完从夏洛那里学来的口头禅,为了证明自己利索地往前腾了两步。

站在高处,趁宝贵的休息间歇回头观察眼前的人。

细腰乍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而且气息均匀得吓人,一定是非常自律的成果。哪怕从名利场转换到荒野山丘依旧不失安全感,还贴心地携带了几乎所有需要的物品,并且很懂分寸,掌握节奏地介绍周围,让原本非常容易审美疲劳的路途变得生动有趣,真不愧是担任过配音工作的人,语气语调像极了大自然纪录片中的旁白。

他还有缺点吗?

有的。

但不重要。

意识到这件事的唯一听众,觉得自己没救了,只在戳中审美点的声音里长长叹息。

“继续走吧,小心你右脚前面的石头。”

-

四十分钟的坡路,站在铁丝围栏内才终于远远望见那被称作是“侏罗纪海岸”的世界自然遗产。

在此之前,宋不周听到“崖”字时已经不由自主代入塞佛岛上天涯海角的形象,冷风刺骨,险象环生,是噩梦里的常客也是他一路上刻意放慢脚步,走走停停,比平日更易疲惫的主要原因。

哪怕眼下已经雨过天晴,氧气充沛,被清新的护目色彩环抱仍然脱不下“过去”的滤镜,尤其在梦魇刚刚退去的时间节点,他眼中的尽头与周围步履不停心怀期待的游人必然是格外不同的。

海雾茫茫,只留遐想。

柳烬半眯着眼睛,不顾大衣被风吹得向后涌起,用拇指和食指在眼前比成方块:“看不清对面的法兰西,倒更像在看微缩景观。”

宋不周站在旁边的位置,也模仿他比出个方块。

将近两月前在地图册上看到过各地各色风景图,而真正站在现实中的观景点上,所有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在脑袋里过了一遍,竟然完全挑不出合适的那个。

或许这就叫词穷吧。

毕竟人类的语言再丰富精妙,也总有场景无法描述。

——白崖。

——白色的。

——阳光下更显浅亮。它与海滩呈完全垂直状,直指英吉利海峡和对面的法国小城,红白相间的灯塔伫立水中央,时不时有游轮航行而过,在一系列脱离真实感的氛围当中让人想象是否真的会有美人鱼坐在礁石上嘲笑大惊小怪的人类。

这里的确截然不同于塞佛岛的“黑崖”。

绿色毛茸茸草甸像在牛奶上均匀洒落抹茶粉,同渐浅蓝色的水天背景共筑一道精致的米其林糕点。

沁甜味道,刺激味蕾。

宋不周松开柳烬发热的手掌,独自走上石阶。

路过一块“PUBLIC FOOT PATH”的标识,两人一前一后继续走了段凹凸不平的窄路,再下坡,迎面看到那个非常隐蔽的入口,后面更是无法并行的栈道,紧贴峭壁。

休闲变成极限挑战,闯关的游人不少。

其中最紧张的就是柳烬。

他做攻略时看七姐妹白崖有专门的楼梯通道,没想到多佛这里下去的路这么危险。虽然事实证明都是经过千锤百炼,安全性很高,但眼前的视觉体验也足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在探险小队打开手机手电筒,穿越漆黑隧道,拐过莫名像鬼屋装置的镜面,途径废旧防空洞后,终于见到目的地海滩。

海浪一潮接一潮,为了保护景观,能下去的只有一架生锈的梯子。

“牢固吗?”上面的游人问。

“非常牢固。”已经下去的人仰头回答。

那么就开始行动吧。

整理好围巾,柳烬先顺着铁梯下去再转身接应。后者身型纤瘦,比想象中更利索落地。

鞋底踩在石头上发出类似骨骼搓动的动静。宋不周找到平衡,再次不合时宜地想起八岁时塞佛学校组织的那场后山野营活动。

自那以后,他就很少和其他人一起做这些登梯爬高的危险事,怕自己受伤更怕连累别人。

非常矛盾的是,宋不周无法抗拒那得天独厚的适合独处的山巅,起码在后续事故没发生的时候,那地方的吸引力远远超过震慑力。

于是他几乎每两个月都会专门挑选方弃白不在的时间,溜上去坐坐。

所以根据经验,最亮眼的景色应当站在高处才会看到。

社交媒体上众多精美照片的视角如出一辙更能说明问题,而这条神秘小路也不知道是被哪位前辈开辟出来,到访的人陆陆续续,都穿着冲锋衣拿着工具低头翻挖筛选石块,像考古学者的天堂。只不过明显降低的温度对宋不周来讲可不算友好,他搓搓掌心,以己度人,理所应当以为平时金灿灿的大明星也会意兴阑珊。

没想到那家伙融入极快,四处取经,几乎瞬间就加入低头寻找宝藏的队伍。

还不知道从哪位白人大哥手里攀谈来一把玩具小铲,往地上一戳,像整片地界最自信的“矿工”。

“相信我,每块都可能是上亿年历史的宝藏。”

柳烬说完,弯腰拿起一块明显只有几个月历史的人造玻璃球冲着太阳看看。

“来都来了,玩玩呗。”他学得挺快,反手将玻璃球抛到保护环境的桶里。

宋不周为后面的游人让开位置,背着手有一搭无一搭观察地面,倒是真看到几块漂亮石头,只可惜和考古没半毛钱关系。

“几点了。”

“四点多。”

“要找什么样子的?”他看了他一眼,拿起白色圆球状鹅卵石在手里边盘边问。

“知道阿蒙神吗。”

“嗯。”

“是他头上羊角的样子。”

“……”

真是抽象又具象。

接下来一个小时,他们像石头搬运工勤勤恳恳。宋不周属于专心致志的类型,大有一种不找到不罢休的气场,所以无视身后能够坐着休息的洞窟和往日恐惧的海水,全情投入。柳烬忍不住偷笑,也弯腰筛选。这不是个容易的事,一段距离后,周遭传来此起彼伏叹气声,不仅他们两手空空,其他人也仍毫无收获。更别说柳烬一边留意海面一边寻找,心力不足,被宋不周发现之后自觉靠近峭壁方向。

其实没有那么敏感。

他第一次见识完全只有石子的海滩,一时半会联想不到塞佛岛的那片沙子。只不过被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