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九斤文学 > 永夜中的指南针 > 第32章 太阳雨

第32章 太阳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重不重要的,都不重要啦!”

发出这声感叹的时候,电影《First Love(初恋)》终于等来一场轻雾缭绕的海滩太阳雨,灯光组摄影组饭还没吃到嘴里,光是听见对讲机漏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声,就赶忙起身,将一切准备就绪。原本嘈杂的现场骤然寂静,只剩下大自然的白噪音。最后,成功赶在彩虹初现之前顺利结束全部戏份的拍摄。

场记打板,宣布正式撒花。

头顶无数热搜词条的制片方干儿子一秒出戏,站在礁石前,背景波浪翻滚,水珠四溅,拍打回响声盖过周遭一切。他穿着白色衬衣,肩上披着毛巾,发尾还在滴水,料想到稍后大概率还需出镜,经纪人抱着胳膊抬眼示意,化妆师拎着大包小包靠近补妆。

几乎同一时间,不远处有辆福利餐车停在路边,亚克力立牌上写着“郑妄请全剧组人员喝奶茶”,而这位自己都不知道请客计划的人面对Vlog机器,迅速调整好状态,故作自然地和搭档眉开眼笑,聊起拍摄趣事。

还没来得及说到提纲上的加分亮点,环岛路便驶入三辆印着辨识度极高微笑公式照的移动书铺,金色的头发加上太阳反光,远远看去就像某天神降临。到了近处,轮胎缓慢停住旋转,撑起顶棚,拉开“柳烬为‘初恋’应援”的条幅,上面甚至光明正大标注书籍来源为“青苔书店”,酒水饮品由Summer’s Bar亲情提供。

近日因为粉丝的考古摸索,这两家店名气可是大得很。

吸引一群营销号暗中窥视,相关内容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席卷社交媒体。

郑妄暗自咬了一下后槽牙,不满被夺去风头,但还是嘴角抽搐地示意采访继续。来这之前特意受过经纪公司的培训,也可以称之为脱敏疗法,接下来哪怕听到与柳烬直接相关的提问,也没有摆出任何不合时宜的情绪。棚内区域的主创团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恍若无事发生,不约而同低头切蛋糕,拍摄合影,P图编辑文案,外加发布营业一条龙。

不得不说,现场的气氛虽不至于到欣喜若狂的程度,但当下能完整收尾,也的确让每个环节的人都重重松了口气。

直到机器电量不足,镜头焦点转移,群演中有关柳烬的讨论声才开始此起彼伏出现。论视觉,奶茶比不过各式各样的书籍封面,论嗅觉,也无法超越甜酒香气,人群开始缓缓挪向那三辆车所在的位置。郑妄笑容消失,面无表情,在一众明里暗里的注视下低头疾走进房车,回身时,视线阴恻恻落在那好似挑衅自己的笑容上。

停留几秒。

车门关闭。

太阳雨后,带着咸味的凉风吹过,塞佛岛才有了入秋的感觉。

剧组气氛本就松弛与紧绷并存,没有因为萧瑟的天气或突如其来的插曲而发生太大转变。

或许这就是抗压能力,作为一部从开机到杀青全程曝光在大众视野内的所谓“养成系”作品,即使负面新闻不断,也依旧没有削弱它的关注度,何况现在的娱乐圈黑红例子数不胜数,演员如此,作品也是同样,不过包括盖导在内的主创们并没有如预想那般轻内容而重营销。

他们野心勃勃,计划两手抓。

为此还专门制作了60分钟杀青特辑,号称本片集结了世界上所有绝美海景,而最后的最后,却回归塞佛岛的天涯海角,青苔,植物,泥土,砂砾,暮色太阳雨再搭配那句无人入镜的画外音。

——“下雨了,我今晚能留宿吗?”

——“……”

狂风骤雨,呼斥而过,《Golden hour》的钢琴纯音乐版本渐渐渗入每一帧,随着回忆碎片快剪,像两碗玻璃珠落在钢琴琴键上,一幕幕带着光晕从眼前划过,明亮到无法直视。

浪漫主义论调,典型文艺片处理手法。

导演更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句台词的灵感来自柳烬,又借机营销一波,激起千层浪花。网友灵光一现,衔接至柳烬与其初恋的场外经历,寻踪追迹,抽丝剥茧,将海德公园被转疯的合照与青苔书店相勾连,估计营销公司都没想到会从这个切入点实现热度最大化。但回头看看,一整部作品全在这句台词上做文章,奏效归奏效,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带着几分诙谐。

对以上这些事情全然不知的宋不周,此时此刻正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走停停,几乎消耗所有能量探索新国度。

但还是还困,他实在无法任由自己以一种随时都可能睡过去的状态满街乱晃。五分钟后,找了处距离最近的路边长椅,坐下发呆。

秋日的北欧街头浪漫却寂静,哥本哈根的风也比普罗旺斯冷冽许多,很难让人在室外徘徊太久,幸好爱丁堡购买的围脖足够保暖,某人匿名寄送过来的衣服也面料上称,找个太阳能晒到的位置坐坐,甚至能暖融融滋生困意。

路过的人们,几乎不约而同握着牛皮纸杯套,在眼前匆匆掠过各式各样的包装一览表,这里不愧是咖啡的消费大国,午后拿铁香四溢,在鼻尖绕着转圈,挥之不去,只能选择沉浸其中度过“Hygge”的静好时光。

自行车道上的车轮发出类似某种弦乐的调,回声不绝于耳,宋不周在这催眠的白噪音里阖着眼,很快,声音就像从天外而来,飘忽不定,最终变成磁石压在眼皮上。

这几天确实消耗太多。

虽然从巴黎到丹麦只需要两个小时,他也不再害怕飞机,能做到老神在在地欣赏窗外景色,但还是不可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尤其还是在发烧没有完全好转的情况下奔波,直叫人想原地陷入冬眠。

宋不周在玄之又玄的漫游过程中屡次三番挣扎着回归现实,不知道过了多久,口袋里的手机忽然震动一下,他才重新睁开眼睛,眸底清明,盯着近处。

这两天的精神状态貌似又回到了年初的时候。

宋不周在长椅上不受控制地继续发呆,差点想不起来自己之所以短暂停留,是因为迷路。

他当然有瞬间冒出过联系夏洛,让他帮助自己回到塞佛岛的念头。毕竟离开青苔,离开塞佛,旁观电影节,从大不列颠到法兰西再到丹麦,一切的一切,前提都是两个人。现在这种情况,貌似是时候回去了,冬季临近,熟悉的海边应该与北极的差不多冰冷。

只是那些时不时寄送到门口的快递……

手指悬在盛满未读消息的屏幕上空,想了想,又转向Google Map。

或许,他还是应该先找到回酒店的路。

都说再一再二不再三,这是他第四次迷路。

所幸丹麦是个简单的国家,较于北欧其他组成部分,领土面积最小,在做好攻略的前提下两日游就能玩到全面。交通便利,色彩丰富,无论是市集里的开放三明治还是街头雕塑都有种让人心情愉快的魔力,号称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童话王国,小美人鱼前世界各地来往游客络绎不绝。

哥本哈根,作为丹麦的首都,也被认证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哪怕距离塞佛岛有六小时时差,也不觉得陌生恐慌。

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貌似强大了一些?

也许吧,宋不周心想,这趟旅途因为身边人的存在太过于省心,反而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留下这么大的挑战。像被无形的力推动着,做了太多之前没做过的事,甚至真的如旅行家那样认真研究起路线,计算花销,而在耗费这么多精力之后,也渐渐开始像某人那样拍照或录视频,感受到“记录”的意义。

只是这种成就感总会在某些时候中断。

比如盯着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联系人,不好用的手机卡,转圈发不出去的信息……再点开和柳烬的聊天框,对方的分享也止步于五天前,而社交平台上的海玻璃账号,点进去都会闪退好几次,费了一番功夫,终于挤进去才发现是因为关注和私信的人太多,内容有好有坏,甚至有的词汇他这个并非长期混在互联网海域的人连看都看不懂。

只觉得现在的粉丝真厉害,海德公园合照后,连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痕迹的角落ID都能精准无误地挖掘出来。

就算再没经验,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敢轻举妄动,发布新照片恐怕就像深水炸弹。于是在他并不具备开创小号技术的阶段,这些象征进步的照片,还真就无处抒发了。

算不算某种程度的天道轮回呢?

宋不周伸了个懒腰,全身上下的骨头咔吧作响像被重新组装,他调动仅存的力气,站起来,先左右试探谷歌箭头的方向,直走,五分钟后右转,继续直走,不经意瞥见地图上标注着不远处有“National Library”。类似这种图书馆或者带有地方特色的小众书店,是宋不周每到一个新地方最能燃起兴趣的存在,好奇心驱使,他摁灭手机,整理围巾,观察模仿其他游客的行为。

顺利进入喜欢的领域。

#丹麦国家图书馆#

因外墙覆盖黑色花岗岩而得名“黑钻石”,巨大的玻璃窗衬着整个建筑内部宽敞明亮,中庭面对斯洛森运河,即便看了将近三十年海景的人也依旧无法抵抗河景的魅力,这种感觉就像坐在船坞里,自由着行进,选择恐惧症无需做出任何决定,就能去到心中所想的彼岸。

正看得入迷,手机突然响了,《Running Up That Hill》的前奏回头率实在太高,为避免被赶出去,宋不周下意识接起电话,躲进书架间。

“不周?”

对面的人貌似对电话能够打通持不可置信的态度,宋不周无声叹息,视线扫过看不懂的书脊,又接连听到好几声呼唤,才做出回应:“金社长。”

“终于……”

金聿还在断断续续感叹,宋不周面不改色,随手抽出一本封面上星云满布的薄书,找了处僻静的角落坐下。两人先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寒暄几句,对面小心翼翼提及柳烬时,他正好将书翻到最后一页,有中文标注,蝴蝶星云,下面写着蝴蝶星云由即将结束生命的恒星形成。

“我们已经五天没有联系了。”

原来这五天,柳烬也没有和任何人联系。

金聿沉默了数秒,又说:“那你还在普罗旺斯吗,我可以安排人送你回来。”

不得不承认,这对心力俱疲的人来说,诱惑力很大。

可宋不周看着窗外路过的游船,天南海北想了一通琐事。

最后却说:“不用,我想继续旅程。”

“自己?”

“嗯。”

宋不周并不觉得有被那句反问冒犯,因为前一秒他还在如此质问自己。乘坐一些半辈子没碰过的交通工具,自己去北极圈,听上去像不靠谱的天方夜谭,不过他扪心自问,得到的答案仅仅是简单的几个字。

——走到哪里算哪里。

图书馆钟表指针走向整时整点。

两个人都落入沉默,又一起无奈地笑出了声。

金聿恐怕有很多问题想问,每一个拎出来都能聊三五小时,助理在旁提示时间,应该是还有公务在身,想来想去,身为外人说多错多,可别越描越黑,于是最后也只是简单嘱咐道:“有需要,尽管开口。”

宋不周应了一声好。

黄昏将至,又无所事事读了两本天书,走出图书馆,抬眼才发现下雨了。

河边泛起雾气,平宽步行道上的人们非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也因为蒙蒙雨丝,人与人之间被隔绝,倒不显得吵闹。

他伸手边感知,边自言自语:“我可能需要一把雨伞。”

“你更需要淋一场雨。”

耳边传来秦恒一本正经的话。

听起来情绪比混迹娱乐圈的金聿还稳定,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最近并没有失联。

宋不周确认了一下手机屏幕上的人名,弯腰卷起裤腿,迈进雨里。

“秦医生少见地没有从健康角度看问题。”

“你按顿吃药比什么都重要。”秦恒回答得轻飘飘,比这场雨还不留痕迹,他虽然没有在诊所时忙碌,却也被迫注意力停在别处,一心二用。

塞佛岛连日特大暴雨刚刚彻底结束,小镇百废待兴,原先的诊所也因狂风掀翻屋顶而暂停营业,陆地捐助小岛建造新的医院设施,医护志愿者比比皆是。

秦恒难得休假,也闲不下来,“拼凑海玻璃”三人组的留守成年人只能凭借去Summer's Bar和青苔书店修缮店面度过无聊时光,还时不时心系两位店铺老板那过于未知的未来。

秦恒:“况且从声音来看,这个雨势不会造成影响。”

宋不周:“听力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