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日报》!今日的《京城日报》!”
“江南戏班再临京都!明日戌时在东市演出!”
“真的吗?!”
“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我也要!”
......
领到报的人,当下便迫切地展开手中的报纸,站在路边看起来。
“江南戏班当真要来京都了?”一个男子捧着手中的报纸喃喃道。
“可是戏班两月前不是刚来过京都吗?我记得戏班之前好像从来没有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到相同的地方演出两次吧?”
“你们不知道吗?”一个穿着打扮不错的公子哥掂着钱袋,腋下夹着副刊路过,手中的日报卷成筒,在另一只手掌心里敲了敲,“江南戏班啊此前一年之内从来不会到同一个地方演出第二次。这次啊,还真被无间社的人说准啦。”
“怎么说?”
“我记得两个月之前无间社发过一篇文章说过,江南戏班会再来京都演出。当时大家都不当回事,好像还有人因为无间社里有妖,堵到定远侯府门口骂过。”
“诶!我记得这事!”
“那时候谁知道他们说的当真是真的,是吧?”
一个背着行囊的书生,闻言,面上有几分惊色:“各位口中的无间社...就是办报之人吗?其中当真有妖兽?”
“你是刚来京都吧?”公子哥戏谑地一挑眉,“这件事儿,京都已经无人不知啦。你看日报上的天气预报板块,那是妖兽预知天气状况,刊登在报上的,几乎不会出错。”
“那...那妖兽在京都内,你们都不害怕吗?”书生嘴唇都白了几分。
“这年头,大元的妖兽还少吗?你走在大街上,说不定路过的某个人就是妖,谁知道呢。再说,无间社的妖兽那是向陛下禀报过登记在册的。太学祭酒朱先生也说了,妖和人皆是善恶皆有,什么‘妖即是恶’的说法,那都是陈词滥调了。亏你还是个读书人,多学学吧!”说罢,公子哥哼着小曲儿走了。
“那无间社说的是真的吗?江南戏班明日当真会来京都演出?”
一个牵着小孩儿的妇人领了报要走。听到后,笑着说:“真的!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无间社从来不说假话。前两天我家孩子染了风寒,我家又住的远,多亏了日报上刊登的医馆预约情况和大夫的出诊情况,孩子看病才方便了许多。”
人来人往中,今日的日报很快就派完了。
在上课和工作的交错安排中,无间社紧张而忙碌地度过了两天。而戏班演出的日子也如期而至。
早早吃完了晚饭,无间社众人带着纸和笔,一齐前往东市戏班上次演出的场地。
虽然戏班这一次演出并没有请官员操办,默不作声地准备着演出前诸多事宜。但有了无间社昨日在日报上刊登的短消息,来东市等着看演出的人还是很多。
戏班昨日就已经到京都了。只是事情太多,林枫没能抽出空来拜访卓班主。不过她已经让竹月去给戏班送过信了,让他帮忙在前排给无间社留三个座位。
此时戏台下人山人海,没有座位的人也在四周站了一大圈。林枫让朱承和写消息的另外两人去座位上坐了,带着山逸、顾言、阿喜和温冉往戏台背后走去。
终于挤到空旷了一些的地方,林枫抬手扇扇风,回身叮嘱四人。
“阿喜和温冉观察班主幕后的举止细节并记录。演出结束后咱们进行采访,我提问,山逸和顾言记录,大家如果有想要进一步提问的问题,先示意我,然后一个一个问。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四人点头。
“林小姐,你们来了?”戏班内一个看起来年纪尚轻的男子向林枫五人打招呼。
林枫看过去,那人的身份信息渐渐浮现。这人是戏班的杂役,平日负责清洗戏服和做饭等活计。许是上次采访卓班主时见过他们,他笑着说:“班主吩咐我在这里恭候各位。随我进来吧,班主在后台呢。”
跟着那人掀开红布帘进去,几人抬头,惊讶地环视了一圈。
戏台背后是由数根竹竿交错搭成的一个空间。来往通道只能允许两个人擦肩而行,四周搭着红布,顶上稍高的横杆上悬着一排灯笼,倒是亮堂。
走了一段,四周开阔一些。一块能站下十来个人的场地内,朝着戏台的一面放着三张桌子。桌上摆着铜镜和一应化妆用物,此时一个人正坐在正中的桌子前,一名女子在为他化妆。而卓班主正背着手端详着铜镜里,演员的妆容。
“......对,差不多。抓紧些,时间快到了。”
“班主,林小姐他们到了。”带着林枫几人进来的小伙子向卓班主说。
卓沅回身,看到林枫几人,高兴地笑着说:“林姑娘,你们来了?”
“卓班主,”林枫欠身行了一礼,回身介绍身后四人,“这几位是我们无间社的成员,您上次应该也见过。山逸、顾言、阿喜和温冉。您现在在忙吗?那我们在旁边等您吧。”
“不忙,不忙。”卓沅摆摆手,“演出前的事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没我什么事了。来,几位在这边的凳子上坐吧。戏班为了方便行路,设施都比较简陋,各位将就一下。诶,给林小姐他们倒茶。”
“好嘞。”方才带路的男子转身走了。
“多亏了无间社昨日在《京城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今天来捧场的百姓才会有这么多。”卓沅也在一旁的马扎上坐下。
“是班主您的戏班演出精彩,大家都爱看,所以才会座无虚席。我们只是将戏班要演出的消息传播出去,让大家都知道,不敢居功。说来,我们还是借了戏班的热度呢。”
林枫好奇地开口:“班主,您看过我们的日报了吗?”
“看过。”卓沅点头,“不仅看过昨日的,你们的第一份报纸我也看过。”
“当时我们发报的时候,你们不是应该已经出城了吗?”林枫有些惊讶。
“的确。当时我们已经出城有一段距离了,正在城郊的一家茶馆喝茶小憩。后来来了一个出城的行商领了一份日报,我出钱从他手中买下了那份报纸。你们不知道,《京城日报》的名头不仅在京都响亮,各地也都有人知道。有时在别的地方演出,也能从观众的手中收到几份日报。只是那时已经是报纸派出的几日后了。”
闻言,无间社五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面上都有些惊喜。
《京城日报》的影响力比众人预期的还要大。如此想来,那些在外奔波、点灯工作的日子,也算有了看得见的收获。说不定,以后日报还能办到大元各地区呢。
“时间差不多了,演出应该快要开始了。”卓沅说,“几位要不要给你们再安排几个座位,大家可以去看看戏。等演出结束了,我再留下来配合各位采访就好。”
“多谢卓班主美意,不过我们五人今日就不看戏了。”林枫遗憾地说,“今日我们的任务就是和您一起体验您平日在幕后的工作,演出过程中,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和我们说,和第一次一样,当做普通朋友聊天就好。待演出结束,我们再坐下来系统地聊一聊,今日的工作就结束了。”
“我明白了。”卓班主点头,“不过可惜了,今日演出有一场新戏呢,几位看不到了。”
“新戏?”林枫眨眨眼,“您能给我们简单讲一讲这出新戏是关于什么的吗?”
“害,就是关于我和父亲争吵后离家,和大家组建了这个戏班,一场场演出中闯出了些名堂的事。”
“那今日戏班演出,您父亲知道吗?”林枫问,“您觉得,他会不会来看戏班的演出?”
卓沅摇摇头,叹息着笑道:“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不过,我家老头子倔得很,当时我意气出走,恐怕伤了他的心。不知道他会不会来看戏班的演出,也不知道如今他对我干这行的看法如何。”
“这么多年,您都没有和父亲联系过吗?”
“戏班演出到家那边时,我偷偷回去看过。不过大多数时候,老头都不在家。家里的产业很多,他很多时间都在外面谈生意。只有一次,我回去的时候他在家。不过我也没敢露面,远远看了一眼就走了。虽然我不后悔当时拒绝继承家里的产业,但我不得不承认,为人子我确实是不孝。唉。”
“为人父母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做一个正直的人,能找一份养活自己的行当。当年您的父亲或许只是觉得戏班的生活过于漂泊,且存在诸多风险。如今江南戏班的名声已经响彻大元,若是他知道,也会为您骄傲吧。”
林枫接着说:“您的父亲的典当行今日开业,趁着父子二人都还在京都,您去找他聊一聊吧。”
“谢谢你们,”卓沅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我会的。”
旁边戏台上传来锣鼓声,演出开始了。
卓沅用掌根压了压眼尾,笑着说道:“来了!接下来的演出,就是我写的新戏。几位看不了的话听听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