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到无间社后,林枫先将大家聚集在了一块。
“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情况?”顾言理了理有些褶皱的衣角,问道。
林枫环视一圈。大家看起来都是刚到社里,她莫名想起了自己赶早八的日子。
“昨晚我回府后得知,江南戏班的班主给我寄来了信。”
“江南戏班?”朱承惊喜地开口,“班主说什么?”
“是不是戏班要来京都演出了?”昭昭一拍手。
林枫笑着点头:“没错。卓班主的父亲在京都的典当行两日后开业,届时戏班会再来上次的地方演出。”
“真的吗?!”朱承激动地掐住前面阿喜的肩膀,“戏班真的要来京都?”
“哎呀,”阿喜扭身挣开朱承的手,“之前的消息里不是都说了他们两个月后会再来吗?算算时间确实差不多了。”
“欸,那季知书,上次戏班在京都的演出是你爹安排的,这次能不能也给我们留个前排的位置啊?”朱承笑嘻嘻地看向季知书。
“可是,”季知书疑惑开口,“我没听我爹说这几日有戏班演出啊?待我今日回去问问吧。”
“这次的演出,不一定会让礼部负责。”林枫摇头,“之前江南戏班到各地演出,让地方官员操办,一是因为戏班本身极具盛名,这算是彰显自己与其它戏班不同的方式;二是戏班不收百姓的钱,只收官员的钱。但这次不同。这次演出,是戏班班主为了缓和父子关系,为父亲产业开张庆贺而准备的。我估计,卓班主可能会自掏腰包,亲自安排操办这些事宜。”
“不过卓班主应该也会帮我们留好座位。”林枫看向朱承,“咱们这次看演出只去三个人,抽两个人和朱承一起去。朱承,你对各大演出熟悉,到时候认真看,回来以后要写一篇消息。”
“包在我身上。”朱承拍拍胸脯。
“那现在咱们先去上课吧。我给大家讲一讲通讯写作,戏班演出的时候,不看演出的人一部分负责当日平常的信息采集和稿件撰写,另一部分跟我一起去采访,为通讯写作准备素材。”
*
瑶州,祥云阁。
一个庄稼汉打扮的男子迈进门内,喊了一声:“小二!来壶酒!”
“好嘞!客官您先坐,酒马上就来!”
走到一张桌子旁坐下,他笑呵呵地对着旁边的人说:“兄弟,这儿没人吧?”
一个一袭布衣,戴着斗笠的人正低头抿茶。闻言,放下茶杯抬头,斗笠的帽檐下,正是升卿。
“没人。”
“客官,酒来啦!”店小二端着盘子过来,将酒壶放下,“您慢用,有事随时招呼!”
待小二转身离开,去招呼别的客人时,升卿压低声音开口:“怎么样?”
“没查到。”男子倒了一碗酒,“昨夜听到动静后,我们便摸去了附近。当时徐策刚刚带人走,梁兆兴的人运送那些收仓库的人的尸体时,从旁边路过。我能感觉到他们是被妖力所伤。但随着现场的踪迹追了一段路,那几只妖就像蒸发了一般,线索便断了。”
“那赈灾用的官银呢?有没有丢?”
“没有。听梁兆兴和下属的对话,官银被徐策提前转移走了。昨晚发生那样的事,瑶州府的人防卫部署显然存在问题。徐策提前将银子转移了,却没有告诉梁兆兴,想来是对瑶州府有所怀疑。”
“过几日又要下雨,堤坝修筑按这个进度不行。听说朝廷又派人前来增援,怎么样,人到哪儿了?”
“安帝派了定远侯带兵前来,先走水路再改陆路,算算时间,应该两日后就能到了。”
“林将军?”升卿动作一顿,“你们留心着动静,等他们到了瑶州,寻个合适的机会把林将军请到祥云阁来。”
“是。”
升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随即起身,在桌子上掷下两块碎银,拂袖离开。
*
“通讯是新闻文体的一种,和消息一样,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和新闻价值。朱承,方隐年,这些东西山逸和顾言都教给你们了吧?”林枫写完板书,回身看向讲台下。
祺云和朱承因为个子高,同几个男生一起坐在第三排。听到林枫的话,点点头。
“好。通讯和消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表面上来说,通讯的稿件,篇幅比消息要长得多,内容也更丰富充实。同样的题材,消息为了让人们在最快的时间内得知新闻事件的重点以及记者想要传达的观点,篇幅不能太长,其中陈列的也都是概要式的内容;但通讯不同,对细节的刻画和详尽的事实描写是通讯的灵魂。如果说消息是为了传递观点,那么通讯是为了以情动人。”
“这次,我们要写的是一篇人物通讯。人物,便是江南戏班的班主——卓沅。人物通讯的要点,便是抓住人物特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大家来说说,根据上次采访了解到的卓班主,你们觉得卓班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质?”
顾言开口:“卓班主心地善良,是非分明。在大家都畏惧、躲避妖族的背景下,他在得知戏班内两名妖族成员的身份后,依然愿意接纳他们,将他们视作亲友。”
“说得很好。还有呢?”
“还有,卓班主很勇敢,很有魄力。”阿喜举手,“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放弃了万贯家财,最终也将自己的事业办的风生水起。”
林枫点头,笑着说:“还有吗?”
一时,大家有些迟疑。
“这些都是大家从上次和卓班主的交谈中体会到的卓班主身上的特质,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围绕着卓班主和江南戏班总结出的特点。那大家觉得,卓班主身上的其它特质要在我们的通讯中体现吗?”
“比如说,卓班主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卓班主口味清淡,吃不了辣;卓班主心里记挂着父亲,在父亲的典当行开业时特地到京都演出......这些,大家觉得要写进去吗?”
昭昭思考了片刻开口:“应该要吧。人物通讯是不是应该把一个人的形象展现出来?如果这些都是卓班主的特点的话,应该写进去。”
“嗯...我和昭昭想的一样。”阿喜歪了歪头。
林枫笑着看向顾言:“顾言,你觉得呢?”
“我觉得,卓班主心里记挂着父亲可以写进去。因为这和这一次戏班到京都演出的原因有关,也能体现出卓班主的人物特质。但卓班主对小动物很好和他的口味......这些特质太分散了,如果卓班主身上方方面面的特质都要包含在内的话,会让读者摸不清想要表达什么。”
“对了。”林枫赞许地点头,心内感叹顾言不愧是干这行的好苗子。悟性真高,只需稍稍点拨,就能触类旁通。
“虽然通讯注重细节,但也需要有一个主题,这也十分重要。以这次的人物通讯为例,虽然我们要刻画卓班主的特质,以及彰显他身上特质的诸多细节,但一切都要服务于我们的主题。否则文章会太散乱,也会显得立意过浅。”
“那我们怎么确定采访中听到的信息是不是需要用到通讯里的呢?”木木记完笔记抬头,疑惑地问。
“好问题。”林枫一拍手,“方才现成的信息选取尚且让大家举棋不定,若是在采访和观察中,就更没有时间在记录的同时还要辨别信息是否符合主题需求了。所以这要求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将听到的信息都尽可能地记录下来。”
本来按照老师在学校里传授的经验,记者应该在采访中时刻打开录音笔,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但这个世界没有录音笔,只能手写和用脑子记,这确实要求不能太过严格,否则就反人类了。
“为了更好地记录,届时我们会进行分工。两人负责记录谈话内容,一人负责观察对象的举止细节并记录场景,我来主导采访。当然,主要是按采访大纲来,到时候大家都草拟一份交给我,我整合好以后让顾言誊写一份最终版。如果在和对方交谈的过程中,大家产生的新的延伸性问题,也可以提问。”
“时间也不早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大家去收拾一下,看看厨房那边喻尚饭做好了的话就先吃饭吧。下午还是将手头上的事做好,我们明日早上再接着讲。”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收好东西出门,林枫抱起书案上的纸笔正要出门。
门外,朱承看起来在等她。见她出来,迟疑着说:“林枫,那看戏那天,是不是晚上回来我就要把消息写好?”
林枫点点头:“为了时效性,应该是的。晚上我就会将成稿送去书坊加急排印,第二日稿子就会登上《京城日报》。”
看着朱承的样子,林枫笑着拍拍他:“别紧张。消息很短,只要认真看过演出,以你对戏剧的了解,我相信你很快就写完了。”
“可是我担心自己不够专业,写的不好,会拖你们后腿。”
“害,别担心。”林枫挑眉,“最后我得审稿呢,再说了,如果有什么问题,你直接问和你一起的人就好。他们都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了,写消息没有问题的。再不济还有我嘛。”
“好吧。那......诶诶诶,你拖我干什么?”
阿喜拽着朱承的袖子把他拉走:“喻尚把饭做好了,就等人端菜呢。快跟我去端菜吧!”
看着两人拉拉扯扯、打打闹闹地走远,林枫无奈地摇摇头。